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證券行業在提升直接融資占比和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年上半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加速發展,IPO發行數量237家,總融資規模1166.46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2.5倍和2.6倍。28家A股上市券商投行業務累計收入達到141.05億元。
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經歷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后,2016年證券行業堅持依法從嚴全面監管,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和監管力度,行業合規意識和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增強,證券行業資本實力穩步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穩步發展,投融資能力明顯增強,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推進,證券公司國際化探索取得新進展,證券行業形象進一步提升,為支持實體經濟和助推“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投行業務主動調整結構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IPO審核與發行提速,IPO市場大幅擴容,但受再融資和減持新規影響,再融資市場規模大幅萎縮。券商投行收入結構中,占比最大的仍是債券承銷,盡管較2016年底(79%)下降不少,占比仍接近60%。
面對IPO融資提速、股權再融資放緩、并購審核趨嚴、債券融資大幅下降的發展環境,不少上市券商都及時調整了業務結構。
以申萬宏源為例,該公司在半年報中明確表示,公司利用當前IPO業務加速的市場機遇,高效推動IPO和再融資等項目落地。同時,還在公司債券融資條線抓住一切有利發行的時間窗口,推動已獲批項目的發行,并在債券低迷環境中盡可能為發行人節約融資成本。
據統計,上半年申萬宏源共完成股票主承銷項目13家(IPO項目7家、股票再融資5家、配股1家),主承銷金額96.97億元;債券主承銷項目11家,主承銷金額218.50億元;新三板業務完成46個一級市場推薦掛牌項目和76個定向增資項目。
光大證券也在半年報中表示,面對債券承銷市場的大幅下滑,公司主動調整業務重心,債券承銷規模和排名逆勢上升。上半年,光大證券加強綜合金融服務,積極參與對央企、國企及其他大型客戶的競標及服務;投行系統與分公司聯手深耕地域;發揮光大集團協同優勢挖掘業務機會,與光大集團下屬子公司攜手展開綜合營銷活動,針對核心上市公司客戶進行聯合走訪。截至6月末,光大證券在會審核的IPO項目儲備18單,行業排名第八;并購項目儲備3單,下一步將加大項目轉化速度。
證券市場定位“脫虛向實”
業務結構的變化,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和背景。今年7月14-15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業內人士表示,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了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同時為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重要位置,決定了證券市場的定位是‘脫虛向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IPO將常態化,不會因為指數短期的漲跌而改變。新股和債券的發行是落實加大直接融資比重的重要方式,券商投行和直投業務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光大證券財富管理中心滕印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2017年上半年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和外幣貸款間接融資約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70%,其他間接融資約占16%,而直接融資額占社會融資規模的14%,相對較低。
國泰君安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券商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在直接融資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2017年上半年券商主承銷的證券融資總規模為1.99萬億,其中股權類承銷金額約4184億元,債券類承銷金額1.57萬億,促進實體企業轉型創新升級、降杠桿。
強化監管 防范風險 維護穩定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防范經濟金融風險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提出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補齊監管短板,堅決整治嚴重干擾金融市場秩序的行為。會議還指出,要強化監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能力。
對此,滕印認為,強化監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能力落實到證券市場就是要保持市場的平穩運行,防止市場出現大的波動,為改革措施的推進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強化監管也要求規范市場交易行為,打擊各種違法違規的手法。內幕交易,價格操縱是中國證券市場長期以來存在的賺錢,賺快錢的違法違規操作手法,市場形成了做莊跟莊的投機文化。隨著強化監管的深入,打擊力度的加強,違法違規行為將得到抑制,價值發現的投資文化將逐步得到強化。
相關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嚴監管的趨勢將進一步延續,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和穿透性將顯著加強,綜合監管時代來臨。
上述國泰君安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證券公司要著眼國家安全大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重點產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切實把握好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應把主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一是需要保持合規風控的戰略定力,積極推動合規風控向行為自律、文化自覺轉變,從“要我合規風控”轉為“我要合規風控”。二是要提升合規風控能力,加強風險源頭管控,抓住關鍵環節,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著力加強推行風險預警管理、事中事后管理,強化自律管理和一線風控。(官平)
受市場成交影響,今年上半年無論是上市券商還是正在排隊IPO的券商營業收入均出現了下滑。
隨著中報季收尾,上半年券商日子如何已可以一覽無余。數據顯示,29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0.1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7.68%,僅9家券商凈利潤實現正增長,20家利潤同比下滑。
隨著半年報發布密集時段到來,各大券商開始陸續交出2017年上半年“成績單”。據Wind資訊數據,截至8月24日,華泰證券、申萬宏源、長江證券、東興證券等10家券商半年報已經出爐。
今年2月初,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證監會機構部向各家券商下發了一份《關于組織“自查自糾、規整規范”專項活動的通知》。(下稱“《專項活動》”)
監管部門近期向多家券商同時發送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征求意見稿)》顯示,2016年開始執行的“全面風險管理”首次被寫入評級意見稿中。
盤面來看,券商股集體大漲,另外保險、迪士尼等板塊也漲幅居前。各大板塊幾乎全線上漲。
2015年,券商平均營業收入131.12億元,同比增長159.75%;平均凈利潤59.44億元,同比增長179.85%。2014年,19家上市券商母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002.98億元,同比增長64.81%;凈利潤達403.48億元,同比增長105.48%;平均凈利潤21.24億元,平均利潤率達40.23%。
由原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指揮“救市國家隊”,已有6家券商被立案調查。
數據統計顯示,目前11只“進取級”產品單位不足0.5元,最低為0.0001元。
國泰君安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將按照2015年7月31日凈資產的20%出資投資權益類證券,并相應提高自營業務規模。國泰君安并非孤例。盤后,中信、海通、招商、廣發、東海等多家券商陸續發布增加自營頭寸的公告。
統計顯示,27家券商去年職工平均薪酬為26.30萬元(非上市券商員工人數數據來源于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其中興業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廣發證券、華英證券等5家券商去年職工平均薪酬超過30萬元。
11月24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公告稱,獲準10家證券公司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10家券商為財富證券;財通證券;德邦證券;東海證券;方正證券;國金證券;國元證券;長江證券;招商證券;浙商證券,這10家券商也成為第三批獲批試點券商。
具體看來,18家上市券商中9月份營業收入增幅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光大證券、西部證券、太平洋證券,營收分別為5.996億元、2.77億元、2.08億元,環比增長313.13%、122.82%、104.16%。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14日,18家券商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約557.33億元、凈利潤231.1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32.66%、50.85%,累計業績增速持續擴大。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8月12日訊,大智慧通訊社獨家拿到的8月7日印發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顯示,投資者應當根據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條件及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定是否參與港股通交易,應該遵循買者自負原則。
上周9只可比的FOF產品6漲3跌,平均凈值收益為0.51%。廣發理財4號與國信金理財經典組合凈值分別上漲1.96%與1.06%,業績領先;而華西融誠2號凈值下跌0.21%,業績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