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五屆海峽論壇將于6月16日起在福建舉辦,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設置基層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板塊。
2022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全黨的共同責任,必須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
“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踐行《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精神,推動全球人權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月14日,習近平主席向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致賀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建設航天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斷推進中國航天事業創新發展。日前,神舟十六號騰飛,神舟十五號凱旋,中國空間站閃耀太空,新時代的中國在浩瀚宇宙書寫了航天夢托舉中國夢的壯麗篇章。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6月7日在內蒙古調研邊境管控和邊防部隊建設情況,聽取北部戰區、陸軍、駐內蒙古邊防旅、內蒙古軍區有關情況匯報并發表重要講話。
7日下午,習近平來到呼和浩特市中環產業園考察。在園區展廳,習近平聽取當地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情況介紹。 中環產業園從2009年開始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60億元,陸續培育引進16家半導體和光伏行業知名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巴彥淖爾考察并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時指出,要堅持系統觀念,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綠是山的顏色、水的顏色。不論是森林、草原,還是湖泊、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綠景,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徐徐鋪開。 請跟隨新華社記者李林欣的Vlog鏡頭,一起感受這里鋪展的綠意。
區域發展新亮點|如何激活欠發達區域新動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觀察之二 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增強欠發達區域高質量發展動能”“一體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今年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習近平: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是推動我們強國戰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定要抓好。關鍵的技術要靠我們自主來研發,海洋經濟的發展前途無量。 這段話出自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的講話。 海洋是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永續傳承的戰略高度,就弘揚和發展中華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作
天天學習“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域面積十分遼闊。一定要向海洋進軍,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有著深厚的“海洋情懷”。在地方工作時,他就曾多次對海洋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論述,指出發展海洋經濟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業。到中央工作之后
【學習進行時】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內蒙古生態保護問題,要求內蒙古自覺擔負起“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責任。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與您一起學習感悟。 2023年6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
“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從提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到倡議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習近平主席為全球海洋治理與海洋經濟發展提出新思路、新方案。 6月8
2023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任務連戰連捷。5月10日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6月4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載人航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秉持開放包容,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價值先進、思想解放,是一個社會活力的來源?!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文化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