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稱贊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教師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也是最偉大、最神圣的職業之一。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強調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
9月6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大興安嶺、哈爾濱等地,深入林場、鄉村、高校等進行調研,前往災后恢復重建現場看望慰問受災群眾。總書記強調,要落實好黨中央關于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決策部署,建好建強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重型裝備生產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向北開放新高地,在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中積極履職盡責,在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奮力
在新一輪國際經貿規則體系變革和全球經貿秩序重構的背景下,中國主動探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不斷拓展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從設立首個自貿試驗區到在全國范圍內部署21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從大幅削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制定實施外商投資法到推動商簽更多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貿易協定……開放已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師工作,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教師工作的重要意義,對廣大教師提出殷切期望。在第39個教師節到來之際,讓我們重溫總書記的殷殷寄語,跟總書記一起向好老師致敬。
“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的提法,是對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所提出的“要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的邏輯遞進與內涵延續,突顯了鮮明的“中國式”意蘊。從體系建設到特色體系建設的內容深化,既是對我國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核心主題的高度概括,也為我們制定、完善并落實教師教育相關政策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準繩。
9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遭受洪澇災害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尚志市老街基鄉龍王廟村,走進農田察看水稻受災情況,沿著村街道步行察看兩旁受損房屋、基礎設施修復重建進展,并走進村民家中看望慰問,詳細了解家里受災和生活保障情況,希望大家堅定信心、戰勝困難,早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日子越過越紅火。
9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持續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天人合一、萬物并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