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91_亚洲高清视频的网址_免费欧美一区_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醫生勸患者截肢保命 家人:可以死但不能死無全尸

2017年02月04日08:20  來源:錢江晚報

5034

  要腿,還是要命?

  一位病人和他家屬的決定,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朱越鋒失眠了。

  前天晚上,他在朋友圈里郁悶地寫道:

undefined

  80多歲老人因動脈閉塞沒及時就診,惡化到最嚴重的情況,右小腿在半個月內變黑潰爛,嚴重感染并伴有劇烈疼痛,必須截肢才能保命。

  但家屬召開家庭會議后,堅決不同意截肢的方案,認為人可以死,但不能死無全尸!

  作為醫生,朱越鋒的心情很糟糕,“很可惜的,(病人)昨天剛剛過來,我就想安排今天急診手術,但萬萬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如果不截肢,一旦感染擴散,幾天人就沒了。如果沒有繼發感染,或許有幾個月好拖,但也是等死,而且最后是很痛很痛地痛死的。”

  這不是他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病人。拿動脈閉塞來說,朱越鋒醫生和同事一年要接診200例左右,每年需做截肢手術的患者,少的話,幾例,多的話,十幾例。

  這幾年加起來,他一共遇到過五個患者,寧愿選擇等死,也不愿意截肢。

  右小腿變黑、潰爛,面臨截肢

  家屬表示,不可以死無全尸

  拒絕手術的這位老人,昨天早上放棄治療出院了。

  他是蕭山人,毛病已經很重,出院前躺在病床上,走不了路。

  因為下肢動脈閉塞,血液供應不暢,右小腿全變黑了,腫了起來,好幾個地方潰爛、流膿,散發著一股味道。即使躺著不動,小腿也是鉆心、持續地疼,晚上徹夜難眠,只能吃止痛藥。

undefined

  病情是在半個月內迅速惡化的。一開始,老人只是走路有點跛,走個幾分鐘,覺得小腿酸痛,得休息一下。春節前幾天,他突然覺得小腿痛得厲害起來。

  去醫院看看?

  老人很快打消念頭,都快過春節了,去醫院多不吉利啊,也給孩子添堵,再看看吧。沒想到,熬了幾天,右小腿慢慢變黑,人也走不動路了。

  本周三,老人看到腿開始爛了,實在扛不牢,才開口讓子女送他到醫院。

  “老人年紀大,愛抽煙,本身有動脈硬化,另外還患房顫,血栓脫落引起動脈堵塞。”朱越鋒醫生說,因沒及時就診,老人的動脈完全堵塞了,連腳趾頭都發黑,是最嚴重的情況,唯一的辦法就是截肢。否則病再重下去,感染繼發敗血癥,人都會保不住。

  要腿,還是要命?只能選一樣。老人知道后,情緒很激動。

  朱越鋒醫生找家屬談話,辦公室氣氛很壓抑,老婆、子女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幾個親戚趕來,一群人在病房里開了個家庭會議,最終決定:不同意截肢。

  “暈啊!手術做了可以活的啊!不做手術的話,真的只有等死了!”得知消息的朱越鋒醫生很著急,再找家屬談話。

  但家屬和老人的態度非常堅決:按照老家村子里的習俗,人可以死,但是不可以死無全尸。

  朱越鋒醫生很感慨又無奈,“老人很可憐,他也不愿意給子女增加負擔,就說自己痛點好了。本來截肢再重建血管,不會爛也不會痛,原本有幾歲就有幾歲好過。哎,之前遇到好幾個患者不愿意手術,也是這樣的理由。”

  有人發問:

  人截肢了以后會有什么感覺?

  網上的回答令人心疼

  前天晚上,朱越鋒醫生的朋友圈有很多人留言。

undefined

  他一位同事說,當時外公患病也是“寧死不截”的想法,覺得“完整的確比命重要”,也擔心截肢后老年生活過得痛苦,做護士的外孫女只能一直勸。還好老人家病不算太嚴重,最后手術成功了,腿也保住了。

  浙江省中山醫院骨傷科主任林瑞新,每年會碰到不少車禍、骨腫瘤、糖尿病足的患者,情況嚴重的,也得面臨截肢。

  “車禍的話,家屬和病人聽到要截肢,雖然悲痛但快能理解,因為腿往往是毀損傷,骨頭、血管、神經全毀掉了,只能趕緊手術。比較麻煩的是骨腫瘤、糖尿病足,整條腿看上去形態還是好的,拖得很晚才來看,腿保不住了,尤其是老年人很難接受。”

  他遇到過一個80多歲老太太,因糖尿病繼發足部病變,腳趾頭爛了,然后是腳踝變黑、潰爛,到醫院來看,聽到要截肢,嘟喃著“誰照顧啊,那不行的”,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又跑回家去了。過了一個多月,她小腿發黑、情況很嚴重,才來做手術,最后整個小腿都沒能保住。老太太躺在病床上,夜里一直在哭。

  “知乎”上也有人問:

  人截肢了以后會有什么感覺?

  47條回答里,不少人講述了自己受傷后如何康復的正能量故事,但在尊嚴、被孤立、痛苦、無奈等詞語的背后,很多答案令人心疼——

  一位叫“大樹下的小孩子”網友的回答,得到了8萬多人的關注。

  在醫院的那兩個月里,截肢的胳膊天天跟壓了一座大山似得,每天最虐心的就是換藥,簡而言之,疼瘋了!最難受的恐怕就是,每天晚上夢里還有右胳膊,早上醒來卻是空蕩蕩的袖子,那種心痛和眼睛里掠過的那一縷憂傷,恐怕只能自己能懂。

  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網友說:

  因為走路很奇怪,從小被歧視被孤立。剛佩戴假肢的時候,整個殘肢被包在里面,一天下來出的汗都濕透了,又癢又疼。而且卡住屁股的位置很疼,經常磨出血,包括現在也是。如果走路或者站立很久的話,就會磨出傷口。

  名為“李慕蕓”的網友說:

  剛開始也會有一種自己好像廢了什么也做不到的無力感,到后面裝上假肢,慢慢練習,雖然帶上假肢也很痛的,但是很多事至少能夠親力親為。

  “Reborn”寫道:

  現在沒有我不敢去的地方,我不怕走路,也不怕磨破腿,更不怕面對以后踏入社會后遇到的其他問題。人各有命,少一條是命,一條腿,我也想好好活著,這也是命。

  要腿,還是要命?

  這真的是一個很不容易的決定

  浙江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蔣勁松,遇到過一個令他鼻頭一酸的場景。

  普陀一位患了動脈閉塞的老太太,送醫時整個左小腿發黑、潰爛,一聽到截肢,她怎么也不同意,一個人默默在流淚,任誰去勸都沒有用。

  “勸不動老人,她的兩個女兒、三個兒子跑過來找我,五個人咚的一聲,跪在我面前,邊哭邊說,希望我能保住他們母親的腿。但真的沒辦法,送得太遲、病太重了……”

  子女急得不得了,蔣勁松主任說,他記得,那幾天,整條走廊里都是他們的哭聲。

  在疾病面前,要腿,還是要命?這真是一個很不容易的決定。

  錢報記者在醫院里,找了15位患者與家屬做了個隨機調查。

  有90后,也有70多歲的老人。

  其中,接受“做手術保命”的有9個人,態度猶豫、拿不定主意的有4人,只有2個人選擇“不愿截肢”,一位是72歲,另一位是28歲。

  72歲的安徽陳老太態度很堅決,“老祖宗傳下來,民間有說法的,這輩子死無全尸,下輩子投胎也會是個殘廢”。

  在濱江做IT工作的鄭女士擔心拖累了父母,“讓他們照顧我一輩子嗎?不要說別人看你的眼光不一樣了,連自己家人的正常生活都沒了”。

  杭州人李大伯表示,腿沒了,日子過得會苦點、難受點,但只要命還在,就還有希望。

  48歲的王大姐一下子很難做出選擇。她提到,長時間的康復訓練、走路需要拄拐杖,沒辦法再跑過,可能連行走、旅行都會變得艱難。隨之而來的痛苦,不只是身體上,還有心理上,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

  30多歲的李女士說,這個決定太艱難了,如果是自己的親人,看著他痛苦于心不忍,但要放棄又舍不得。

  調查背后,反映出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生命的長度與質量,哪個更重要?

  去年,錢報記者報道過一位69歲的慢阻肺患者,住在ICU(重癥監護室)兩年后主動放棄治療,引發很多人的討論。

  有人認為,至少繼續治下去,可能就有希望,人還在家就還在。

  也有人說,站在病人的角度講,認同并尊重他們的決定,才是最大的愛,有時候放手比堅持更艱難。

  追求生存時間,還是生存質量?如果是你,會怎么選擇?

文章關鍵詞:醫生;患者;截肢手術;截肢保命 責編:王文靜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小伙吞下11厘米長打火機 醫生僅用十分鐘取出

    30歲的岳陽小伙丁凱(化名)因肢體抽搐10余小時,身上及頭上多處摔傷,被家人送到醫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的沈俊輝副主任醫師說,幸好及時取出,否則很有可能卡在腸道內,那就必須開腹手術。

  • 男子酒后看病因一句"稍等"毆打醫生:覺得歧視自己

    9月17日深夜,魏某酒后到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急診科就醫。”  沒想到魏某出了急診室,又打著電話走進了急診室,“他進來之后,直接打了值班醫生一巴掌。“魏某認為對方讓自己排隊等候是歧視自己,故意不給自己看病,于是就借著酒勁兒多次對那名值班醫生動手毆打。

  • 社評:印度“能培養醫生工程師”也莫傲慢

    印度外長斯瓦拉吉23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言時尖刻指責巴基斯坦,她說,在獨立70年后,當印度成為世界的IT大國,培養出工程師和醫生時,巴基斯坦卻被視作僅出口恐怖主義的工廠。其實聰明的印度應當對中國還以友好,對巴基斯坦給予尊重,讓它與中巴回到圍繞糾葛就事論事的狀態。

  • 浙江嘉興一男子擠破上嘴唇一顆“痘”,醫生連下兩張病危通知書

    臉上長“痘子”,忍不住擠一下,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但有人擠“痘”卻差點危及生命。2.當癤腫快熟了(也就是摸著癤子不那么硬了),就可以涂魚石脂軟膏,這樣可以使癤子盡早潰破。

  • 醫生開顱手術訓練 一做就是10個小時

    9月18日,為期兩周的顯微外科高級研修班上,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劉躍亭如此表述。此次研修班旨在培養更多的“開顱高手”。

  • 乘客高鐵上發病 一列車麻醉科專家趕來施救

    日前,從漢口至北京的高鐵列車上一名乘客突發疾病,多位參加全國麻醉學術年會返程的麻醉醫生聞訊后,立即趕往該乘客所在車廂進行緊急救助,隨后該乘客情況有所好轉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 小女孩眼睛痛癢半個月 醫生從她眼里拔出羽毛

    護士提醒,小漁媽媽才回想起一件事情:半個月前,家人帶小漁去外地旅游,小漁追著一群鴿子玩鬧了一會兒。羽毛拔出后,護士給小漁沖洗了眼睛,困擾她多日的刺癢感終于消失。

  • 醫生要求病人住院先考試 試題出自其售賣書目

    不少網友對此產生質疑,認為入院考試是醫院和醫生的炒作,是為招攬患者。張英棟醫生告訴北青報記者,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考試,考試只針對住院患者,而且是慢性患者,急性發作的患者,一般都會先救治。

  • 女孩豐胸后疼痛難忍 醫生切開全是“泥”狀物

    在張晨教授的精心操作下,這場手術持續了2個小時,終于將艾雨雙側乳房里的不明注射物清除完畢。如果采取的方法不當,很可能導致不明注射物“轉移”,取出部位畸形,造成二次傷害。

  • 醫生上崗先當服務員關鍵看療效

    只要有療效,對醫生、護士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和作用,那么就不該否定這種做法,就不能認為是在折騰新入職的醫生、護士,相反要支持、肯定這種崗前培訓模式。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