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91_亚洲高清视频的网址_免费欧美一区_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平安人壽代理人騙保數千萬 投保人要學會保險防身術

2012-08-17 08:53    來源:上海證券報

  近日,一則金牌保險營銷員的千萬騙保案,震驚上海保險圈。據國內有關媒體報道稱,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金牌保險營銷員祝某,涉及騙取客戶保險金數千萬元,今年5月,祝某向公安機關自首,隨后被浦東檢察院以合同詐騙罪批捕。據了解,目前該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

  據媒體報道稱,被祝某誘導或騙保的被害人(投保人)多達50多名,涉及保單170多份,涉案總金額超過2000萬元。

  如此巨額的款項,祝某究竟以何種方式騙取?事實上,從目前媒體的描述來看,祝某的騙術并不高明。

  據有關媒體報道,自2007年至2012年5月期間,祝某分別以虛假承諾保險繳費期限和投資收益回報率,以口頭承諾或書面加注等手法誘騙客戶大金額投保。并誘騙客戶提前繳納后期保費,直接將預交保費提前打到祝某的銀行卡上,交付正式合同卻遲遲拖延。最終造成客戶的巨大經濟損失。

  回憶被騙過程時,一位女士向有關媒體傾訴稱,在向客戶介紹保險產品時,祝某一直將保險介紹成理財產品,并與銀行存款等其他理財產品做簡單對比。而古稀之年的慕老先生一共在祝某手下買了幾十份保單,共繳納保費400萬元左右,最高一份保單每年要交100萬元保費,另外一份保單每年要交50萬元。然而,祝某在介紹慕老先生購買保險時卻聲稱,這是高收益理財產品,隨時可取。

  更有甚者,在此后繳納保險費時,祝某還讓客戶將錢打至其個人銀行賬戶,然后由其進行保費繳納,而不是使用投保單雙方約定的投保人個人賬戶轉賬或是現金繳費。

  令人遺憾的是,在整個被騙過程中,受騙客戶絲毫沒有發覺異樣,直到事發后才大呼上當受騙。而此時,為時已晚。

  思考一:

  保險公司:“抓大”勿“放小”

  祝某的上述騙術,正是目前保監會及各地保監局正在嚴打的誤導、誘導行為。這種行為常見于人身險(壽險、健康險、養老險)的銷售過程中,具體表現為:保險營銷員通過欺騙、隱瞞或誘導等方式,對保險產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和說明的行為。

  目前,最常見的就是“以銀行理財產品、存款等其他金融產品的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或者以本金、利息等其他金融產品特定概念宣傳銷售保險產品”,這也是被保險消費者投訴最多的欺騙行為。

  而對于祝某所在的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而言,也應負有一定的監督不力之責。即便這是營銷員做出的個人騙保行為,營銷員與保險公司之間簽署的也并非勞動合同而只是代理合同,但銷售出去的保單上印著的是保險公司的名稱。可以說,營銷員的行為與表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險公司企業形象的一面鏡子。保險公司理應謹記“勿讓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的圈內名言。

  這幾年來,中國保險業駛入了“快車道”,機構主體不斷擴容,行業資產日漸增長。某些保險機構,在激烈的競爭中,艱難地開拓、把守市場;或捐錢捐物、微利經營政策型險種,辛苦地贏取社會聲譽。但在抓大的同時,保險公司卻往往忽略了最基礎的前臺培訓和后臺督導,并導致了某些保險營銷員欺瞞客戶的行為。這不僅令客戶反感,企業聲譽受損;企業內部也會滋長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阻礙其長期的健康發展。

  風起于青萍之末。各保險機構切勿被重規模、輕效益的短視目光迷蒙了眼,切勿因小失大。唯有防微杜漸,加大自查力度、做好培訓督導工作,企業和行業的公信力提升之后,公司才能實實在在出業績、贏聲譽。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